重慶石柱中益鄉:“吃得黃連苦,才能換來蜂蜜般的甜日子”

    重慶石柱中益鄉:“吃得黃連苦,才能換來蜂蜜般的甜日子”

    隆冬時節,寒風凜冽。86歲的馬培清坐在沙發上,在電烤箱的溫暖下,精神飽滿,笑容滿面。

    馬培清是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鐘毅鄉華西村的村民。“我每天早晚喝一盒有機純牛奶。現在胃口很好,睡得很香。”談及目前的生活狀況,馬培清很滿意。

    地處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石柱霧靈山,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。今年4月15日,習近平總書記深入石柱縣鐘毅鄉小學、華西村貧困戶譚登洲家、老黨員馬培清家,實地了解當地“兩不愁、三保障”落實情況,留下了許多談資。

    時隔半年多,人民網記者發現,教育、醫療、產業等方面的變化。這里如涓涓細流,滋潤了心田。

    向異小學新建的宿舍樓和綜合樓已投入使用。劉正寧攝

    “爺爺再也不用在寒風中等我放學了”

    11月28日,記者走進忠義巷小學,耳邊響起讀書聲,踏上嶄新的塑膠跑道,左邊矗立著一棟四層宿舍樓和一棟綜合樓。

    “確保兒童上學受教育,擁有快樂的童年”。粗體紅色大字下方是一棟5層教學樓。下午快放學的時候,12歲的蛟劉習慣性地向窗外瞥了一眼。看著搖曳的樹葉,我暗自慶幸:還好爺爺不用在寒風中等著自己放學。

    因為學校離家比較遠,這六年來,已經年過六旬的爺爺每天騎著漏風的三輪車,載著蛟劉在山路上來回奔波。今年9月,學校新建的宿舍樓和綜合樓正式投入使用。于是,蛟劉成了住校生,不用早起熬夜上學,還參加了學校的舞蹈興趣班,圓了她多年的“舞蹈夢”。

    向異小學的宿舍樓可以容納所有住得遠的學生。劉正寧攝

    “這一年,學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”向異小學校長劉斌說,新建的宿舍可以容納所有住得遠的學生,綜合樓還配有診所、心理咨詢室、音樂室等功能室。今年夏天,學校在原來的食堂上加了一層。現在,不同年級的學生不再需要分批吃飯。

    “Xi總書記希望教師扎根山區,投身農村教育,為群眾脫貧致富貢獻力量。”劉斌告訴記者,今年下半年,學校額外增加了5名教學老師,重點彌補學校原有的音樂、體育、英語、學前教育等學科的短板。

    石柱縣南濱小學教師鄒就是其中之一。今年7月,得知忠義巷小學沒有專業英語老師,有15年教齡的他毫不猶豫地報了名。“來到這里,我發現和城里的孩子相比,他們的英語基礎要弱很多。看著他們一點一點的進步,我覺得我的付出是值得的。”鄒對說:

    今年下半年,學校還增加了遠程教育系統。“通過這個系統,山區的孩子不僅可以在課堂上觀看市里優秀老師的教學視頻,還可以進行遠程視頻教學,就像給了孩子飛翔的翅膀。”劉斌說,如今,這里的孩子已經做到了“有學上”,“學”并不遙遠。總書記的囑托和希望,正在改變著這里的每一個角落。

    簽約家庭醫生會不定期到農戶家出診。劉正寧攝

    “家里的廁所和城里的一樣,住著舒服多了。”

    毗鄰鐘毅鄉的華西村,人多地少,土地貧瘠。全村貧困戶85戶,302人。今年年初,8戶19人尚未脫貧,64歲的譚登洲就在其中。

    2018年,一次受傷讓早已脫貧的譚登洲夫婦再次返貧。在鐘毅鄉,像譚登洲這樣的貧困戶,大約有40%是因病致貧、因病返貧的。

    劉新江和同事上門為譚登洲做體檢。劉正寧攝

    迎著寒風,鄉衛生院副院長劉新江和同事們驅車來到華西村,沿著石階爬上陡坡,然后來到譚登洲的家。“關節疼得厲害嗎?”作為譚登洲的簽約家庭醫生,劉新江一見面就詢問他的身體狀況,并打開醫療箱拿出設備為他體檢。“天氣變冷了。多穿點衣服,注意保暖,不能一直坐著不動。你應該多做運動。”劉新強再三叮囑。

    看到記者來了,譚登洲起身招呼他進屋。房子是土木結構,簡單但不破舊。農村危房門口張貼的告示牌顯示,去年進行了一次修繕加固,房屋安全等級由C級提升為b級,“改造后,房子不僅整潔干凈,就連廁所也和城里的一樣舒適。”譚登洲說。

    記者注意到,他家門前有一個冰箱,里面有飲料和礦泉水。原來是譚登洲的小兒子譚迪海特意買的。“習近平總書記到來后,一些游客來到這里‘打卡’,想看看這里是什么樣子。”譚登洲介紹,“提供飲料不僅方便了前來觀光的游客,還能賺點錢補貼家用。”今年4月,譚登洲被聘為當地護林員,年勞務費6000元。譚登洲很感激能夠鍛煉身體,增加收入。

    “除了護林收入,老兩口還有土地出讓金、低保收入等。今年脫貧沒有問題。”華西村黨支部副書記羅浩說,今年10月,根據各項指標,華西村其余8戶19人達到扶貧標準,預計12月底全部脫貧。

    陳鵬(左)在村里的建筑工地上工作。劉正寧攝

    “吃了苦黃連,才能得到甜如蜜的一天”

    花村的口號:吃黃連苦,才享蜂蜜甜。紅社

    即使是冬天,華西村的柏油路兩邊依然郁郁蔥蔥。當我們走近老黨員馬培清的家時,沿路的施工現場正熱火朝天。不遠處,示范基地的黃精、萬壽果長勢良好。羅浩告訴記者,華西村支部“兩委”成立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后,流轉土地的農民拿到了土地出讓金,隨后又創新推出黃精產業“退約”機制。

    這片“黃精木瓜種植示范基地”的看護人是馬培清的小兒子和兒媳婦譚。夫妻倆在家門口“退承包”了5畝黃精種植地。陳鵬高興地給記者算了一筆賬:打理這5畝黃精,3年可以拿到1萬元管理費。按照合同時的約定,黃精上市后,他還可以獲得這5畝地20%的收益,保守估計至少3萬元。

    華西村過去主要種植玉米、土豆等傳統糧食作物,產量低,經濟價值低。多年來,華西村調整種植結構,確定發展蜜蜂、中藥材、特色果蔬等特色產業。除黃精外,還盛產黃連、花椒、木瓜等。在華西村,隨處可見這樣的標語:只有吃了苦黃連,嘗了辣椒,才能過上甜如蜜的日子。

    “收入可觀,但種植黃精不是我的主業。”在華西村旁邊的工地上,陳鵬一邊澆混凝土一邊告訴記者,今年村里村外的基建工程越來越多,他在當地工地打工的收入每年至少有兩萬元。

    閑暇時,譚在家做手工。劉正寧攝

    正當汗流浹背的時候,譚也沒閑著。今年7月,重慶市婦聯在華西村成立了扶貧車間家庭作坊。結合當地土家族習俗和文化元素,家庭作坊設計了布老虎、手提袋等特色產品。經過一個月的培訓,譚掌握了制作技能,現在她每個月能掙1000元左右。不僅如此,譚還參加了村里的公益崗位,年收入4800元。

    今年夏天,陳鵬和他的妻子慷慨地為他們的家買了一臺雙開門冰箱和洗衣機。“真沒想到,短短幾年,我居然在自己的農田上過上了和城里一樣的生活。”譚略顯羞澀地說,“現在政策這么好,只要我們肯干,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的。”

    申明:如本站文章或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您及時聯系本站,我們會盡快處理!

    上一篇:庭院空間劃分(私家庭院規劃設計)

    下一篇:重慶展臺搭建致寶會展服務(,重慶寶創展廳盛大開業)

    返回
    15803058042
  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| 亚洲人成国产精品无码| 亚洲午夜精品一级在线播放放|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青青青 | 亚洲黄色中文字幕|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系列|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视频|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|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美女| 无码不卡亚洲成?人片|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|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| 亚洲男同gay片| 亚洲国产无线乱码在线观看| 亚洲最大中文字幕无码网站| 亚洲黄页网在线观看| 亚洲va久久久久|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激情| 亚洲国产系列一区二区三区| 亚洲a级成人片在线观看| 亚洲狠狠狠一区二区三区| 亚洲理论在线观看| 亚洲剧情在线观看| 国产亚洲精品VA片在线播放| 精品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福利|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蜜桃冫 | 亚洲av综合avav中文|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|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|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|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播放| 亚洲中字慕日产2020| 91在线亚洲综合在线|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|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|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| 日韩国产精品亚洲а∨天堂免| 国产精品亚洲天堂|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国产精品|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国产精品| 亚洲欧洲成人精品香蕉网|